有魚電子遊藝場-鄭爽回歸《追光吧哥哥》
以色列北水南調工程 以色列位于中東地中海、死海和約旦河之間,以幹旱缺水著稱,在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,其北水南調工程更令世人矚目。 北水南調,是以色列最大的工程項目,也是以色列中南部的用水命脈和生命線,亦稱以色列國家輸水工程,即把北方較為豐富的水資源輸送到幹旱缺水的南方。其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東北部的太巴列湖,太巴列湖東為敘利亞,西為以色列,以色列北水南調工程年均抽太巴列湖水4.0億立方米左右。 北水南調工程首部建地下廠房,岩洞內安裝3台水泵,從加利利湖抽水,每台泵抽水流量為6.75立方米每秒,總抽水能力20.25立方米每秒。設兩級泵站,第一級提升250米;第二級提升150米,再經兩道倒虹吸,第一道跨越150米深凹槽,第二道槽深50米,輸水隧洞總長9.31公裡,明渠33公裡,水在調節池經檢測化驗,沉沙滅菌消毒、處理,達到飲用水標準後,輸入內徑2.8米長77公裡主幹管道,調水管道向南到130公裡處位于特拉維夫東北,主幹管分為東西兩支,近乎平行繼續向南延伸,直達內格夫沙漠。 以色列北水南調工程以1953年開挖6.5公裡長艾拉本隧洞為標志,正式開工建設,1964年建成投入運行,前後歷時11年,投資1.47億美元。至20世紀80年代末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