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蘭縣投注站修復中的巴黎聖母院(看世界遺
修復中的巴黎聖母院外觀。拍攝于2020年2月。 劉愛河攝 科研人員在實驗室分析彩色玻璃。 (圖片來源:巴黎聖母院圖片展) 5月18日是“世界博物館日”。 在世界各地,許多博物館就建立在古蹟、遺址之上;更多古蹟承載的信息與功能,事實上已經超越了博物館。 大火襲擊巴黎聖母院一年之後,中國的文化遺產工作者並未忘記這一世界遺產經歷的傳奇和坎坷。通過近距離現場觀察,體會法國同行在防護加固、監測分析、檔案整理等方面付出的努力,也從中尋求經驗。 巴黎聖母院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,是巴黎的象征、法國的象征,于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。 巴黎聖母院是歐洲早期哥特式建築的傑出代表,堪稱史詩級建築,其雕刻藝術和繪畫藝術,以及堂內珍藏的大量藝術珍品都具有極高的價值,在文化遺產界享有極高盛譽。巴黎聖母院與當地人的生活水乳交融,是巴黎人、法國人的重要精神寄託。每年,有將近1300多萬遊客慕名前往。 破壞嚴重 傷痕累累 2919年4月的火災嚴重損毀了巴黎聖母院的整體結構。木質結構幾乎全部被燒毀,標志性尖頂和部分屋頂坍塌,雖然建築主體結構得以保留,但穩定性受到很大影響。巴黎聖母院的尖頂高90多米,用大量橡木和鉛制造而成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