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東投注站衛健委:我國醫改各項重點任務穩
央視網消息:12月26日,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廣州舉辦新聞發布會,介紹國家及地方醫改工作進展、經驗、做法。國家衛健委表示,《“十三五”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》實施以來,各地、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醫改決策部署,《醫改規劃》各項重點任務穩步推進,總體完成情況良好,在分級診療、現代醫院管理、全民醫療保障、藥品供應保障、綜合監管5項制度建設以及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。主要規劃任務有序推進“十三五”醫改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總體完成情況良好。其中,2017年的主要目標已基本實現,到2020年的部分指標已提前達到規劃目標要求,分級診療制度正在形成、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穩步推進、全民醫療保障制度逐步健全、藥品供應保障制度日益完善、綜合監管制度逐步形成、相關領域改革持續統籌推進。94.7%的地級以上城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,各地醫聯體建設快速推進,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,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不斷完善,以此為抓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共享、下沉,提升基層服務能力,推動形成“基層首診、雙向轉診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聯動”的分級診療模式;全國所有公立醫院全面推開綜合改革,全部取消藥品加成(不含中藥飲片),人員支出佔業務支出的比重從2015年的33.2%提高至2017年的34.6%,改革成效初步顯現;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%以上,大病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,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、疾病應急救助全面建立,商業健康保險不斷發展;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、公立醫院藥品採購“兩票制”、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陽光採購、短缺藥品供應保障、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等改革舉措有序推進,基本藥物制度持續鞏固完善;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機制逐步形成,深化醫藥衛生領域“放、管、服”改革穩步推進,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不斷完善,全行業綜合監管持續強化;人才培養機制逐步完善,多元辦醫格局加快形成,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,全民健康信息化加快發展。人民健康狀況和健康公平性持續改善健康水平持續提升,人均期望壽命逐年提升,孕產婦死亡率不斷下降。2017年,人均期望壽命達76.7歲,孕產婦死亡率降至19.6/10萬;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6.8□和9.1□,已提前降至目標值(分別為7.5□和9.5□)以內;健康公平性進一步改善,對基層和中西部地區的衛生投入力度不斷加大,城鄉居民健康待遇和健康水平的差距進一步縮小。與此同時,人民群眾醫療衛生服務利用水平不斷提高,居民平均就診次數由2015年的5.6次提高到2017年的5.9次,年住院率由15.3%增加到17.6%,2017年全國醫療機構門診量達81.8億人次,比2015年增加4.9億人次,增幅為6.37%;住院量達24436萬人次,比2015年增加3383萬人次,增幅為16.07%;患者就醫用藥獲得感得到增強,所有三級醫院均已開展預約診療和優質護理服務,超過80%的醫院實現同級檢查檢驗結果互認,推動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取得重大進展,減少患者“跑腿” “墊資”的壓力,各地出台長處方、延伸處方、加強基層與上級醫院藥品的銜接等便民措施;中央繼續加大投入力度,重點加強縣級醫院、婦幼健康服務、公共衛生服務、重大疾病防控等衛生基礎設施建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