萊寶電子遊藝場按圖索“麥”記
新華社合肥5月20日電 題:按圖索“麥”記 新華社記者姜剛、吳慧 初夏的“皖北糧倉”,金色的麥田與天際線連成一片,微風拂過,麥田蕩起金色波浪。種糧大戶馮輝的心也隨著這麥浪舒展蕩漾。 夏收在即,與其他糧農操心小麥好不好賣不同,安徽省渦陽縣種糧大戶馮輝的500畝小麥早在5個月前就預售一空。 馮輝的小麥“長”在一張特殊的電子地圖上。這張地圖名為安徽省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分布圖。 在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官網,點開這張地圖,全省麥區的小麥產地、品種、規模等生產信息一目了然,強筋麥、弱筋麥都能按圖找到。馮輝的小麥就是在這張圖上,被一家企業“索”到後簽訂協議,並加價預購的。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,調整優化糧食(小麥)結構,安徽省近年來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,推動通用小麥生產向優質專用小麥生產轉型,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,助農增收。 “我們推出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分布圖,展示了全省307個單品種集中連片萬畝以上的種植單元,總種植面積646.65萬畝。”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局局長張韙說,用麥企業可點擊查閱小麥生產等信息,根據需求按圖索“麥”。 潁上縣王崗鎮種糧大戶羅應利也是“圖”上小麥的種植者。記者見到他時,他正站在麥田邊,忙著張羅夏收的準備工作。 這幾日,羅應利接了不少電話,一些用麥企業問他的優質專用小麥賣不賣。“半年前就被一家面粉企業預購完了。”羅應利在電話這頭樂呵呵地說。 羅應利說,種了這麼多年的地,被人追著買糧食,還真是個新鮮事。 羅應利給記者算了筆賬,去年種了1200多畝地,因加價銷售增收了12萬元,他盤算著,今年只多不少。 訂單生產是這些“圖”上小麥不愁賣的法寶。 記者按圖“索”麥來到渦陽縣高爐鎮萬畝種植片。馮輝眼瞅著地裡的麥子“又是一個豐收年”。 10多年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