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R遊戲企業和VR影視公司均下降到前年的十分之一數量。今年華納兄弟在上半年口碑票房雙爆的《頭號玩家》當中,為VR從業者造了一場盛大的狂歡美夢:2045年,主人公戴上VR頭盔,瞬間穿越于“綠洲”遊戲世界當中,上天入地尋找彩蛋,並贏得了愛情和財富。電影中的VR奇觀未能在戲外推動VR復蘇,經過幾輪洗牌之後,只剩下幾個頭部玩家還在苦苦支撐。其中包括以VR技術著稱的頂級特效公司數字王國,以及台灣手機制造商HTC。數字王國這家曾經宣告破產的特效公司,憑借用虛擬人技術復活鄧麗君,以及對2016年底的王菲“幻樂一場”演唱會進行360度VR直播,而名聲大噪。被轉手給香港奧亮集團後,數字王國大規模進軍正在風口上的VR影視產業,核心管理層大多來自VR行業。此後數字王國制作了全球第一部VR微電影《Evolution Of Verse》,投入巨額資金制作VR電影《微觀巨獸》,去年底,數字王國宣布與世像傳媒和唐德影視合作,為《十年三月三十日》打造VR解決方案。今年3月,數字王國向國產VR頭顯品牌3Glasses投資2.4億元,並宣布將加碼布局VR線下影院。2018年中報顯示,數字王國今年上半年淨利潤為負2.29112億元,
由侯孝賢監制。8月7日,HTC發布了2018年7月份財報。財報顯示,當季HTC虧損20.85億新台幣,約合6800萬美元。其中7月的數據營收僅為14億新台幣,約合4570萬美元,同比下滑77.41%,創下15年以來的月度最差記錄。這幾家巨頭趕上了風口,卻沒料到風停得如此之快。或許,在5G時代到來之前,VR還沒迎來自己真正的爆發,目前更多停留在概念層面。在VR風口過去之後入局的還有愛奇藝。去年愛奇藝發布了愛奇藝VR一體機,今年發布了基于VR技術的移動影院iQUT未來影院,創始人龔宇說:“VR是我們的第四個終端,甚至它的意義超過第四個終端,前三個端是PC、移動跟互聯網電視,所以我們對這個事特別重視。”從爭相排隊到無人問津,悄然關閉,短短幾年間VR體驗走過了大起大落。從C端體驗來看,內容匱乏、收費高昂、觀感體驗欠佳都是消費者對VR影院或VR體驗中心嘗鮮過後,再無復購的原因。此前IMAX設立了一個由CAA、China Media Capital以及Raine集團投資的5000萬美元的基金,用于聯合制作VR內容,但最終僅投入了400萬美元,僅于去年推出一部《正義聯盟VR》,但缺乏與IP結合有足夠吸引力的獨家內容,有VR頭顯的用戶在家中就能體驗到這些內容無須線下。而平均每10分鐘VR電影需要花費兩三百萬元制作,興建一家VR影院也需要配備專門的“蛋椅”和頭顯,高昂的成本決定了偏高的定價。去年“全球首家專業專業VR影院”在北京國美大中電器馬甸店開業,收費價格為30元/小時。該影院首月營收約為9000餘元,作為未來院線的可能發展方向之一,前景似乎顯得略為渺茫。IMAX VR體驗定價為每分鐘約1美元,每次體驗大概10美元左右。與高昂定價不匹配的是VR電影令人不適的觀感。目前VR影院大都提供的是“VR短片合集”,360度的畫面需要觀眾不斷調整自己身體姿勢尋找故事主線角度,甚至可能遺漏情節,最後依然一頭霧水。VR電影是個偽命題?遊戲救世還是電影救市“VR電影是一個偽命題。因為它剝奪了創作者的剪輯權利。”影評人波米這樣說到。如同全片基本在電腦屏幕上進行的《網絡迷蹤》一樣,VR電影對主流電影來說仍然是絕對的小眾,其沉浸式創新概念意義大于娛樂意義,視覺奇觀大于劇情感知。宥于技術困境,如果將VR電影視為一個全新誕生事物,